姓名:畅建霞
性别:女
籍贯:山西省祁县
出生年月:1974年12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职称职务:二级教授,博导/硕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邮箱:chxiang@xaut.edu.cn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
1996年8月-1999年4月 西安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硕士
1999年4月-2003年4月 西安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
1999年4月-2003年10月 西安理工大学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讲师
2003年10月-2008年10月 西安理工大学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副教授
2008年10月- 至 今 西安理工大学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教授
2011年11月-2012年6月 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2016年7月-2016年8月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1、水库群优化调度与水资源优化调配
2、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
3、“水-粮食-能源”协同分析
4、旱区生态水利
科研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43233,黄河水量调度要素的水文响应规律与水库群多目标协同调度,2023/01-2026/12,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003204,基于“库-闸-河-湖”联合调度的塔里木河流域水系连通与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2021/01- 2024/12,结题,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C3000203,特大干旱精准诊断与风险评估研究,2021/11-2024/11,结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9189,应对不同等级干旱的水库分期旱限水位及抗旱调度研究,2017/01-2020/12,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647112,考虑多重风险的澜沧江流域径流多目标适应性调控研究,2017/01-2019/12,结题,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9149,考虑河流水文情势的水库多目标多尺度调度模式研究,2012/01-2015/12,结题,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0709027,流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多维调控模式研究,2008/01-2010/12,结题,主持。
(8)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22JC-LHJJ-02,基于“数字调蓄库”理念的引汉济渭二期调蓄方案研究与智能化调度, 2022/08-2025/7,在研,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1190093,变化环境下工程水文计算的理论与方法,2012/01-2016/12,结题,第二完成人。
(10) 陕西省特支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陕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基于水库(群)联合调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协同运行研究,2019/01-2022/12,结题,主持。
(11)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支持项目,生态水文与水资源调控研究团队,2021/01-2025/12,在研,主持。
(12)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2KCT-10,旱区水循环规律与水资源多维调控创新团队,2012/12-2015/12,结题,主持。
(13)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黄河上游梯级储能水风光泵联合调度研究,2021/07-2022/06,结题,主持。
(1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0116118110009,电力市场机制下水电站负荷分配与空耗水量考核研究,2012/01-2014/12,结题,主持。
(15)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01043,渭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生态问题研究,2011/01-2013/12,结题,主持。
(1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NCET-10-0933,2011/01-2013/12,结题,主持。
教学情况:
主讲《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利水能计算》、《系统工程》等课程。出版教材4部,其中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水能利用》(第五版)、《水资源规划及利用》。
学术兼职与获奖情况:
2022.1至今 担任《Journal of Hydrology》副主编
2019.8至今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委会
2012年至今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 会员
2015年至今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 会员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10项,其中一等奖6项。
2021年 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
2020年 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9年 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9年 获张光斗优秀青年科技奖
2018年 获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年 获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1年 陕西省教育工会授予陕西高校“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2010年 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8年 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 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2006年 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